首页
>>电子银行业务>>安全提示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一种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群发器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发送信息,编造各种身份和理由,以“中奖、消费、退税、协助破案”等诱骗事主的身份证号、卡号、密码或直接要求汇款、转账,以骗取钱财的诈骗方式。

    案例一:公检法名义发传票

    128日下午,在柯桥某公司上班的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语音电话:“最后一次提醒,您有一张传票,如不处理,法院将强制执行,提示请拨‘9’。”

    听得一头雾水的王女士就按了“9”键,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在得知该男子的身份是某市中级法院时,王女士就将真实姓名如实告知对方。该男子说,她确实有一张法院传票即将到期。

    核对无误后,那男子告知王女士一个不幸的消息,她在温州办了一张建行信用卡,已恶意透支8186元。王女士表示从未办过此卡,该男子提醒她个人信息可能泄露。在这位男子的“热心”指点下,电话转接至某公安局。一个自称为某市公安局“王警官”的人,在查验了王女士的身份证后,告知她已卷入洗黑钱的案子,金额高达300多万元,并提出王女士将手头银行卡内的资金转至检察院账户接受调查。

    将信将疑的王女士按来电显示上的号码查询了“114”问询台,在确认是某公安机关办公电话后,急忙将自己银行卡上的15万元现金,按“王警官”的提示转入一个名叫“俞苗苗”的账户。

然而,当王女士回拨“王警官”的电话时,发现这个电话已无法接通。

 

    案例二:冒充税务工作人员

    朱先生近日新购买了一辆奔驰C200,几天后,他接到一个自称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称新车可办理购车退税16100元,朱先生心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经过双方一番交谈,朱先生对该工作人员的身份深信不疑。

    取得信任后,朱先生按照该工作人员的提示,带着银行卡,来到柜员机前,按税务人员提供给他的一个号码,一步步进行操作,把16100元人民币转账至对方另一张银行卡上。钱汇出后,朱先生才幡然醒悟。

    案例三:帮你低息贷款

    12月初,在轻纺城做布生意的章先生因资金周转,急需用钱。但因为到银行贷款嫌麻烦,此时他收到一条无抵押低息贷款的短信,便按短信留下的电话进行联系,对方以贷款1万元每月付息300元的条件,与章先生达成贷款4万元的协议,并口头协议先汇利息1200元。

    章先生随后从银行汇出1200元,对方却以需要交纳保证金2000元为由,要求章先生继续汇款。当汇出2000元保证金后,谁知对方竟以保证金不够,仍要求章先生汇款,被章先生识破骗局,对方的电话就再也联系不上了。